標準物質的作用就是作為一種“量具”,并且它的使用領域就是分析測量行業。它還具有十分強大的特性,主要包括穩定性、準確性和均勻性等三大特性,更為重要的是,其特性也是標準物質的基本要求。
標準物質只有有證提供的認定值或標準值才能夠用于校準、為其他物質賦值以及測量正確度確認,并通過其使用來聲明測量結果的計量學溯源性。在我們的日常測量中,還會使用其它類型的標準物質,它們主要用于開展測量質量控制、測量精密度確認等。在缺少有證標準物質的情況,也不得不使用這些標準物質來開展校準等活動,但是應進一步評估這些標準物質是否符合有證標準物質的特征,或溯源性和量值不確定度水平能夠充分滿足測量結果溯源性和準確度要求。
用戶在選擇、購買標準物質時,應考慮以下要素:
1、特性量的種類及定值方法:某些標準物質可能只適用某一特定方法或專屬領域的應用,某些標準物質的值有特殊規定,如含結晶水的值,應對證書中該類說明加以注意,防止誤選誤用。
2、可接受的不確定度水平:標準物質特性量的相關不確定度水平應與日常測量中的精密度和正確度限度要求匹配。
3、特性量水平:標準物質的特性量水平應與日常測量樣品的水平匹配。
4、基體及可能的干擾:標準物質用于開展方法確認、質量控制以及一些基體效應較為嚴重的測量方法的校準時,基體應與日常測量樣品基體盡可能接近。
5、小取樣量:只要標準物質證書中規定了小取樣量,用于測量的取樣量應不小于該小取樣量,因此選購時應考慮小取樣量是否能滿足測量方法要求。
6、形式:標準物質可制備成不同的形式,如凍干與冰凍樣品,制備方式的不同可能會導致相同特性在標準物質與真實樣品中的行為差異,從而產生互換性問題,選購前應充分調研。
7、用量:標準物質的購買用量應足以滿足整個實驗計劃中的應用,包括根據需要考慮的備樣。
8、穩定性:選購前應確認所購買批次標準物質的有效期限,避免使用時發生過期的情況。對于購買到的標準物質,在收到后應首先對照證書確認標準物質的運輸條件符合要求,然后核對品種、數量等是否與購買要求一致;